記者 郭慧霞
近年來,我州立足資源稟賦,以特色農業為抓手,通過精準招商引資、延伸產業鏈條、優化營商環境,推動農業現代化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,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。如今,特色農業已成為我州經濟發展的“新引擎”,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。
精準招商:引來“金鳳凰” 激活產業新動能
我州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過渡帶,氣候溫潤、光照充足,適宜多種特色農作物生長。然而,長期以來受制于資金、技術、市場等因素,特色農業規模小、鏈條短、附加值低,難以形成規模效應。為破解這一難題,我州將招商引資作為推動特色農業發展的關鍵舉措,瞄準行業龍頭企業,開展精準招商。
康樂縣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(資料圖片)
臨夏縣尹集鎮534座大棚產業發展及中草藥建設項目是該縣2024年省外招商引資項目,計劃投資1000萬元,建設600畝羊肚菌種植基地、600畝冬花種植基地。目前,兩個基地已完成種植,正在采收羊肚菌。公司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和創新模式,不僅推動了臨夏縣的農業現代化進程,也通過與農民合作、提供技術指導和培訓等方式,幫助附近農民提高了種植技能和市場意識,為他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。
這只是全州招商引資成果的一個縮影。近年來,我州先后引進了一批知名企業,投資建設了高原夏菜、食用菌、中藥材及特色林果等一批特色種植基地和農產品加工項目,為當地特色農業發展注入了新動力。
我州大力發展鄉村旅游,將特色種植與觀光農業相結合,打造了一批集采摘、休閑、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,進一步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。
鏈式發展:延伸產業鏈條 提升產業附加值
在招商引資的帶動下,全州特色農業產業鏈不斷延伸,附加值顯著提升。我州積極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,發展冷鏈物流和電子商務等配套產業,形成了從種植、加工到銷售的全產業鏈體系。
在臨夏市,于2022年投產運營的百益億農國際鮮花港,現已種植娜歐米、甜蜜雪山和蜜桃雪山等10種玫瑰種苗,共計150萬株,產出的AB級玫瑰切花率達90%,年產鮮切玫瑰7000萬枝,年產值達1.4億元。在穩步擴大國內市場的同時,已向俄羅斯及哈薩克斯坦等國開展鮮切玫瑰國際貿易活動,“中國玫瑰超級工廠”品牌逐步走向國際。該公司還研發生產河州牡丹鮮花餅、紫斑牡丹純露、精油、花蕊茶等牡丹系列衍生產品及玫瑰永生花等玫瑰衍生產品,延長花卉產業鏈。
康樂縣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是集菌種研發、菌棒生產、養菌種植、分揀烘干、精深加工、技術培訓于一體的食用菌全產業鏈示范基地,香菇菌棒年產可達3000萬棒,鮮香菇年產量達8000噸,產值接近1.38億元,凈利潤達2000萬元。受益的不僅是該公司,通過基地輻射帶動,該縣的3家企業、16個合作社、321戶農戶也都參與食用菌種植。2023年,全縣種植食用菌7600畝,食用菌全年產量約6200噸、產值9800多萬元,基地帶動周邊500多戶群眾就近務工,累計帶動農民3.4萬人,每年發放的土地流轉費、務工工資達800萬元左右,戶均增收2200元以上。如今,康樂縣已建成食用菌大棚1558座。
優化環境:筑巢引鳳棲 花開蝶自來
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招商引資的“金字招牌”。我州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“一把手”工程,從政策扶持、政務服務及要素保障等方面,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持。
位于和政縣三合鎮的甘肅亞馨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,2024年4月落戶當地,主要從事花卉類和蔬果類種苗組培。該公司總經理馬小軍介紹說,通過組培技術繁育的種苗,抗病性和品相較好,成活率和產量也較高。培育成功的草莓種苗已移植到溫室大棚,大棚配備有自動化灌溉系統、智能溫控系統等設施,可以讓草莓苗茁壯生長。
“公司種植基地自開工建設到生產,招商部門為我們提供了全流程服務,幫辦代辦企業注冊和項目備案等手續,解決企業用工等問題,還協調其他公司提供組培育苗和高架栽培等方面技術指導,讓我們安心專注地發展主業。”馬小軍發自肺腑的話,是對我州服務企業發展精神的充分肯定。
在2月24日召開的州長辦公會上,提出“要全程服務抓招商,充分發揮‘一對一’工作專班作用,完善幫辦代辦服務機制,扎實做好考察對接、協議簽訂、項目引進、手續辦理、落地建設等各項工作,為項目落戶臨夏保駕護航。”州招商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馬忠林表示,“我們將繼續以特色農業產業為抓手,加大招商引資力度,推動農業全產業鏈發展,讓更多農民分享產業發展紅利,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。”
我州特色農業蓬勃發展,離不開招商引資的強力支撐,通過精準招商、鏈式發展、優化環境,成功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,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。